一、使染料或涂料在織物上形成圖案的過程為織物印花。印花是局部染色,要求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二、織物花紋裝飾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采用凸版印制陶紋,至周代始用于印章、封泥,以至春秋戰(zhàn)國,凸版印花已用于織物,到西漢時期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再彩繪結合的產物。隋唐時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織物通過“絲綢之路”傳輸到西域,五、六世紀又傳至日本。在凸版印花開始發(fā)展的先后或同時,另一種印花方法——雕紋鏤空版相繼出現,與凸版印花并駕齊驅。這種印花技術,據史料記載秦漢已有,當時稱作“夾纈”。到南北朝的北魏時,這種工藝已有相當大的規(guī)模。隋唐時期,技術更趨完善,已能生產“五色夾纈羅裙”等高級產品,并發(fā)明了在鏤空版上加篩網,解決了印封閉圓圈花紋的困難。宋代,夾纈印花生產已專門化,印花織物非常流行。夾纈在隋唐時已傳入日本;宋代以后,隨著海上交通的發(fā)展,逐步被帶到西歐各國。解放前夕采用滾筒印花和“漿印”。解放后,印花工藝技術及生產得到很大發(fā)展,先后發(fā)展了平版篩網印花、圓網印花等機械化生產,印花工藝不斷改進,織物的外觀及內在質量獲得很大提高。
來源:中國文物世界